超臨界反應裝置是一種在超臨界條件下進行化學反應的裝置。它將反應器內的物質通過控制溫度和壓力(通常高于臨界點)的方式使其呈現超臨界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反應物和產物表現出流體和氣體的雙重特性。由于超臨界條件下物質的密度接近液態而粘度接近氣態,這種裝置可以用于分離、萃取和催化反應的許多領域,并取得了很好的應用效果。
重要的部分是反應器,反應器需要具備耐高溫、耐高壓的能力。因此,通常采用不銹鋼、鎳基合金等材料制成的大型容器作為反應器。前端的加熱/冷卻器和后端的壓力釋放器是整個超臨界反應裝置中非常重要的兩個組件。在操作時,將原料在一定的溫度、壓力條件下進入反應器,進行化學反應。根據反應過程需要,還需要在反應系統中加入程序控制或手動控制元件等。
超臨界反應裝置的應用范圍主要涉及以下兩個方面:
材料科學:可以用于制備納米材料、微米球等新型結構材料。例如,利用超臨界水作為反應介質可以制備出高品質的氧化鋁、碳酸鈣納米顆粒等。
化學工藝:可以用于制備各種化學品和藥物。例如,超臨界CO2被廣泛用于提取植物油和天然產物,制備醫藥原料,以及消除污染物等方面。
超臨界反應裝置在超臨界狀態下,反應物和催化劑等物質的密度和粘度均會降低,使得反應物質更容易溶解和擴散,反應速率和效率也會得到提高。同時,超臨界流體的傳熱性能也會得到提高,可以更快更均勻地傳遞熱量,從而使反應釜中的溫度更加穩定。在反應完成后,通過制冷系統對反應釜中的物質進行降溫,從而使其恢復正常狀態。
